当前位置
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参考
时间:2024-09-20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本站编辑

超高层建筑特点:为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具有高度高、人员密集、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扑救困难、管道系统承压要求高、消防车扑救困难的特点。

规定明确超高层建筑的消防以自救为主,因此室内消防设计应该更多考虑消防的安全性。

给水设计系统:

一般应结合不同建筑形式:

按避难层的设置位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供水方式。

我们在以往的超高层建筑设计中,选用了不同的给水形式,以下两种是生活给水常用的两种设计形式:

A系统:转输系统+变频供水

B系统:转输系统+水箱供水

建议的给水方案: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方式+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

超高层建筑宜选用垂直串联供水的方式。多物业管理因供水量不大,建议分层设置水表。建议采用两者相结合的给水方案。

第二避难层以上部分采用变频,其它部分采用水箱供水。优点:能提供给大部分的用户一个稳定的水压、并能满足顶部屋顶直升机平台的使用。

热水系统:

热水系统:供水方式同给水系统

A、中转系统+变频供水

缺点:水压有波动,冷热水难于平衡,管路系统复杂;

优点:热媒消耗少;

B、中转系统+水箱供水

缺点:热媒沿程消耗大,热媒系统承压大,减压阀使用较多;

优点:水压波动小,冷热水易于平衡,管路系统简单;

因地制宜结合功能设置,可考虑在裙房设置热水供应。

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

结合建筑热水使用位置及建筑形式,应有辅助加热措施。可以在裙房屋面上设置太阳热水集热板或避难层设置空气源热泵。

建议优先考虑采用承压式热水系统,以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耗,实现节能。

热水加热及贮存:

建筑热水制备考虑设置直热式热泵机组。直热式热泵运用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热泵系统(压缩机、水换热器、膨胀阀、空气换热器),利用吸热介质(冷媒)从空气中采集能量,并通过热交换器使冷水迅速升温,达到热水使用温度。

一般不推荐在裙房屋面上设置太阳热水集热板。

针对不同的物业单位分别设置热水系统。

加热方式可选择热泵+热水锅炉辅助加热,也可选择全热泵系统。用于辅助加热的热水锅炉是常压锅炉,可选择燃气热水锅炉,也可选择电热水锅炉。

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一般包括水消防系统、灭火器、气体灭火系统。其中室内水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水幕冷却系统。

水消防系统一般又分为临时高压系统和常高压、临时高压组合系统。超高层建筑中限于各种条件一般采用临时高压系统较多。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立足自救原则。

水消防系统:

A系统.临时高压系统

B系统、临时高压系统+常高压系统

1、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应设置水泵接合器;

常高压系统可利用转输泵来实现流量的传递;

临时高压系统宜在避难层设置接力泵来实现流量的传递;临时高压系统顶部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及增压稳压设备,以满足火灾初期的水量及水压要求。

2、自喷系统:

一般在避难层均设置报警阀室。自喷系统各区均设置水泵结合器,在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外的自喷系统水泵结合器通过设置与避难层的接力泵接力供水。

自喷系统临时高压系统工作示意图:

自喷系统常高压系统工作示意图:

3、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

设置大空间智能灭系统,系统的设计秒流量比传统的雨淋系统设计秒流量小;大于12米的空间内设置大空间智能型主动灭火系统。确保无自喷灭火系统的盲点,提高建筑的安全等级。

特点:

1、安装便捷;

2、主动探测火源、灭火、停止喷水;

3、发现,响应快速,保护范围大;

4、可集中远程控制,操作、维护方便。

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工作示意图:

4、气体灭火系统:

建筑中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宜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如,高低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房、锅炉房等。

现阶段采用备压式七氟丙烷较多,相对于CO2气体灭火系统来讲,具有充压比大、钢瓶数量少、保护范围大等优点。

5、灭火器设置:

汽车库按B类火灾,其他区域按A类火灾布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设置位置:在公共走道,楼梯间等,布置原则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排水系统:

1、污水系统:

设专用通气立管:

超高层建筑由于竖向高度高,须组织好气、水两项流及有效的消能措施;超高层建筑对管材的要求也较高(竖向偏移、渗漏现象);选用金属管材或承压给水管材,如卡箍离心排水铸铁管(柔性接口)。

地下室密闭排水设备:

传统方式:如地下室设置污水集水坑,由潜水泵提升至室外;检修、维护复杂,同时需要良好的气流组织:

采用整体式污水提升设备,气流组织污水泵设置污水集水箱之外,不宜腐蚀,污水集水箱完全密闭,能防止气体和气味的泄漏。

雨水系统:

塔楼:超高层建筑对管材的要求也较高;雨水管满管流(正压和负压均可能出现)。

裙房:(雨水量大管道多)

裙房本身的面积(目前大平台面积均很大);塔楼部分的侧墙面积还应计入,雨水量大管道多;利于雨水收集利用。建议采用虹吸雨水系统。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斗前水深的控制。

2)合理地选取暴雨重现期。按此类重要建筑一般为10年。

3)管径的选取必须经过水力计算和严格的计算审查。

4)悬吊管设置伸缩补偿。

5)要特别注意管道的震动和噪声问题。

6)屋面需要设置溢流设施。

7)室外设置钢筋混凝土雨水水检查井。

节水、节能、减排:

1、采取节水措施;

2、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 采用节水型卫生设备;

* 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

* 中水回用地下车库冲洗地面及绿化;

* 景观区域绿化浇灌采用滴灌方式;

降低日用水量,还可以减小管径、配套的配件、阀门及贮水箱、加压设备,可以降低一定的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雨水排放方式:

含养水土:

使用透水的铺设材料例如沥青、混凝土地砖和块状塑料地砖为了让雨水渗入地下;

在空旷的区域内可以填充草、砂和砾石,并在下面铺上砂或砾石;

在室外适当地位置设置低势绿地、雨水花园、微地形等消纳地面径流雨水,降低地面径流雨水量。

雨水利用流程图:

微地形排水:

径流污染控制:

设计指标建议:

一、办公用水指标:50L/人.d;

二、商业:15L/m2.d;

三、绿化和道路浇洒:2L/m2.d;

四、车库冲洗:1.5L/m2.d;

五、污水:给水量的85%。

绿化和道路浇洒、车库冲洗水源建议使用中水,有利于降低日常运行费用。

产权划分及后期物业管理:

1、按单位面积造价划分:设备集中、易于一家物业管理、地下室占用面积小、工程造价低、产权划分较不明确。

2、按使用单位划分:设备分散、便于多家物业管理、地下室占用面积大、消防系统与消(安)防控制中心多点联系、工程造价高、产权划分明确。

3、消防合用、生活分开:产权划分较明确、物业管理较灵活、地下室占用面积适中、塔楼已经有区分、适度节省造价。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暖通南社整理编辑。